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最近互联网上热议的一个话题,就是网瘾。日前,国内知名网瘾问题研究专家陶宏开在媒体上宣称,某一款的网络游戏是“毒品”,根本没有消费权。此番言论引发了众多网络游戏玩家和网友的激烈反应,有一部分网友要求陶宏开为此要道歉。
网络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,但网瘾话题也随之进入我们的视野。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央视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评论员评论员郝向宏、沈竹共同评论。
网瘾的隐痛
沈竹:网瘾实质是娱乐消费方式
与其把这次贾君鹏事件说成网瘾,不如把它定义为网络依赖。对于网瘾一词的定义,存在很多争议。一个外国的记者问咱们国家一个研究网瘾问题的专家,他每天上网10个小时,算不算网瘾,算不算有网瘾症状。如果人有需求,在网上呆十个小时,跟沉溺于某一件事情是需要区分来的。专家的回答也很客观,说这10个小时并没有影响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可能只是工作需要上网,聊天。但是网瘾就不一样了。各国对网瘾的定义现在都处于争论阶段。
现在“魔兽”构成了我们对网瘾的新认识,包括陶宏开教授的说法, 500万玩家的反应非常强烈,“贾君鹏你妈妈让你回家吃饭”一下子激起了大家对于游戏依赖心理的爆发,大家感觉到很寂寞,实际上是把他们凝结起来的游戏场在发挥作用。我们可以感受到网游的力量,现在网络游戏符合任何一种传统游戏的本质,它有团队,有竞争,有成就感,可以不断打比赛,打分,获得升级。最后还有一个非现实的一个虚拟环境。与其说它是网瘾,不如说是一种娱乐消费。它是一种消费方式,而不是一种网瘾症状。
√ 投票调查